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科研获奖

姚海教授学术专著《俄国革命》荣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发布者:  时间:2015-04-26 14:01:00  浏览:

2013年12月,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14]106号文件),姚海教授的著作《俄国革命》获得一等奖。姚海,1952年生,江苏苏州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俄国史专业。1993-1994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化、俄国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俄国发展道路与社会变迁、俄国革命等,著有《俄罗斯文化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台湾淑馨出版社1992年版)、《近代俄国立宪运动源流》(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当代俄国》(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俄罗斯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等,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13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加编写著作多种。

《俄国革命》是中共中央编译局1996年立项的重点项目“苏联史”的第一卷,“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2013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60余万字。作者在书中指出,俄国历史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中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和短期的事态发展这三方面因素的结合导致了俄国革命的爆发。长期因素,是指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结构失衡以及由此造成的系统性危机。中期因素,是指俄国第一次革命后出现的形势变化。1911年9月,以强力手段推行自由主义改革的斯托雷平遇刺身亡,这使得俄国的和平革新遭受沉重打击,社会与政权在国家政治中冲突和对抗不断加剧。短期因素,则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俄国在战争中的失利使沙皇政权的合法性逐渐流失,自由主义反对派的社会基础在此期间日渐发展,“进步同盟”基本控制了国家杜马,战争苦难使得工人、农民、少数民族的斗争持续不断。

著作出版后,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人民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行包括该书在内的五种苏联史新书发布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光明日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中华读书报》、中国网俄文版等媒体作了报道。上海《东方早报》、《探索与争鸣》杂志有关文章对该书作了介绍。同时,该书获得江苏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苏州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