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学术动态

首页 > 正文

讲座回顾 | 范无聊:历史学考研全程规划

发布者:  时间:2022-03-17 13:24:10  浏览:
报告日期 2022-3-11 时间 19:00-21:30
报告地点 主讲人

2022311日晚上 19:30-21:00,由苏州科技大学翰墨历史协会主办的历史学考研全程规划讲座在腾讯会议举行线上会议。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范无聊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笑川教授莅临致辞、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彭永福老师主持,社会学院历史系师生和校内外在线听众达四百余人。

此次讲座分为两部分:

一、关于历史考研的普遍性的问题;

二、答疑解惑时间,师生交流。


老师建议:

苏科大历史系张笑川

历史学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个历史学的从业者而言,考研是很必要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也大力鼓动同学们去考研。

目前我校的考研率并不是很高。我校同学在考研上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即首选外校;其次才选择本校。这样的选择虽是人之常情,但就目前的考研形势而言,我认为考本校算是一个有较高性价比的选择。如果学生能考到名校自然最好,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能够顺利取得读研机会或许应是首要考虑。关于考专硕还是学硕的问题,这是大家的个人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按我校的规定,学术硕士可以转专硕,但专硕不可以转学硕


苏科大历史系彭永福

首先,考研院校的选择,如果相对关注历史学考研,可能会发现每一个学校在每一年都有类似于大小年的问题。但对于某些热门地区的学校而言,几乎可以说没有大小年。大小年的情况可能更多集中在中西部。因此,大家在第关于地区和学校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备考程度和实力评估,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将来想在哪一个区域生活或者就业来评估。

其次是历史学考研,这几年我发现一个特别热门的情况,除了历史学考研,还有历史教育硕士。历史教育硕士增加了教育学的考察,复习的难度、广度有所增加,大家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第三点就是我在自己在考研过程中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如果不报辅导班,你也不和他人交流,那么考研于你而言便是一个人的战斗,过程非常煎熬。所以我建议最好要有一批研友,即一起考研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复习甚至共享资料,心态上相互鼓励等。

以上三点是我的一些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

另一方面,不管你是跨考生还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就要尽量把教材吃透,可以配合其他相对通俗一些的史学研究专著来帮助理解和识记。

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要多向任课老师请教问题交流,这样能开阔思路。如果是跨考生,可以去找历史系老师多加交流。


一、关于历史考研的普遍性的问题

第一个部分包括五个关于历史考研的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关于择校的问题;二是关于教材与教辅以及辅导班的问题;三是关于复习阶段的复习方法;四是关于针对性训练的问题;五是关于复试的问题。


一、择校

范老师认为大概分三个步骤:首先,学生备考之初先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接下来才能很好地选择复习的范围和合适的复习方法;其次,在九月份左右评估自己的实力,以此选择目标院校,比如梯度层次不同的五六所学校;第三,在十月中旬之前,最终根据自己的实力确定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

步骤一选择统考还是选择单科自命题?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知道自身是适合统考,还是单科自命题?范老师简略地讲述了统考和单科自命题各自的优缺点。

统考是考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门,单科自命题只考一门;而自命题有多种形式,有考单科的,有考两科的,有的还是考专门的中国近现代史或史学理论,我们这里讲的自命题一般是单科自命题。

那么单科自命题的优点自然是只考一门,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方面,自命题是分三个层次的,有像北大等难度系数高的,有像211院校难度系数中等的,有像双非院校难度系数较低的;另一方面,在调剂的时候,教育部规定考生只能往自命题院校调剂的,不能往统考院校调剂,而统考可以往统考院校调剂,也可以往自命题的院校调剂。

而统考缺点则是需要比单科自命题额外多学习一门,但它也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院校较多,可能每年都会增加。因为受教育部鼓励,很多院校都会回归统考;第二,统考难度适中,范围则是教材,只需掌握好教材,就能考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第三,上线较容易,对于很多院校,只要过了国家线即可上线。

步骤二,如何在九月底评估自己的实力。范老师建议考生做往年相关的真题,评估自己的实力,选择合适的院校。

步骤三,在十月份左右锁定最终目标,此时可参考一本通的相关数据,它对每个院校做了详细、系统的分析,或者考生在作出明确选择的前提下,与范老师交流。


二、关于教材与教辅以及辅导班

首先,在教材选择上,以统考为例,教材分为两套,一套是统考11本,另外一套是北师大9本。那么考生如何选择教材呢,范老师认为上述的两套任选一套即可,教材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公认的、通行已久的教材。若要分析两套教材优缺点,则需分别讨论。统考11本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较多,但缺乏条理性,内容庞杂;北师大9本的优点是有条理性,但所讲述的内容就相对单薄一些。因此两套教材各有侧重点。

范老师建议,如果考生复习时间较充分,则推荐统考11本,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内容;如果考生复习时间有限,掌握教材能力较弱,则推荐北师大9本。

其次是关于教材和教辅的关系。范老师认为,教材是历史考研的根本,教辅是工具书,前者为本,后者为末。在历史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而非一味背诵教辅书籍。只有教材才能提供丰富全面的知识,教辅书籍并不全面,有特定编写的目的和侧重点,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

而教辅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直接应对考试,对考试试题做出有效的对接;第二点,对教材内容做出较条理化、系统化的总结与分析。

最后关于是否要报辅导班的问题,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范老师认为,如果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就并不一定需要报辅导班;如果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或者考生需要老师做系统的讲解梳理,传授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思路,则可报辅导班。


三、复习阶段的复习方法

范老师认为复习进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巩固阶段和冲刺阶段。基础阶段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巩固阶段需要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冲刺阶段即前期复习已充分,基础扎实,需要从宏观上提纲挈领的复习。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复习重点。

基础阶段,大概三月份到六月份前后,考生的任务是把教材细致地读三遍左右,并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点:第一,有效地看教材,把握每一章的核心内容,做思维导图以总结;第二,有效扎实地背诵名词解释。

巩固阶段,大概在八、九月份左右,需要复习论述题,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分成若干个专题,细致全面地过一遍专题下面的论述题。换言之,即以专题分析的方法来背诵论述题。

冲刺阶段,大概在十、十一月份,建构知识框架,把握每一个部分的重点。需要梳理四个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可以通过大纲解析和目录,做思维导图总结。或是根据老师相关的课程总结,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查缺补漏。

统考论述题对于教材复习有深度和掌握的要求。只有透彻掌握教材,才能较全面地答题,得高分。


四、针对性训练

第一,在复习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笔记,需要列一个大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教材的知识体系化、条理化。

第二,材料题的答题是有考察规律的,论述题的作答是需要专项训练的,并且需要批改的。考生可以自己摸索,或者可以听范老师的讲解。

而九月份会组织模拟考试,难度跟真题相当,帮助大家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评估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匹配自己实力的学校。在12月份,全程班里也会有考前模拟作答,跟真题的难度相当。帮助大家找到自己作答的问题,只有在三个小时以内,认真作答一份模拟卷,才会发现问题。


五、复试

复试和初试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初试只是一个应试考试,而复试当中老师更看重的是你的学术功底、学术水平,读过多少史学方面的著作,学术潜力如何,学习的热忱如何。

因此,复试需要向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提升学术功底等方面努力,平时可以规划自己的针对性阅读



二、答疑解惑,师生交流

问题一

学生:您好,我是今年苏科的一个研究生,想请教一个问题,我的一个本科阶段的室友今年进行二战,他考了东北师大中国史自命题,但是它没有过A区的国家线,因为过去A区的国家线比较高,我想请问一下是否有一些适当的学校能够让同学调剂。

老师:有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往B区调剂。但现在我没有办法就告诉你哪些学校一定可以调剂,因为一个学校是否会接受调剂,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它的一志愿报考人数有多少,它的拟招生人数有多少。第二,一志愿上线多少,只有一志愿上线不够的情况下,才可能需要调剂。

问题二

学生:老师您好,我感觉网上推荐做时间轴。但根据课本的时间轴很琐碎,不知道该怎么做。

老师:我的理解就是两种,一种是思维图框架,另个是根据时间先后的思维导图。后者是没有特别大的必要的,尤其对中国史,对世界史可能有必要。前者有它的一个技巧,梳理板块具体的知识点,列出事件的起初发展结尾,或表现。

问题三

学生:辽宁大学和吉林大学的中国史哪个机会多?

老师:吉林大学的难度稍大,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需要知道吉林大学有哪些机构招收中国史,辽宁大学哪些机构招中国史。每个机构它的报录比是不一样的,难度也不一样,我们需要把所有的参数详细的汇总、对比,才能知道哪个难易。我在前年编了三本书,一本通历史学统考,一本通中国史自命题,一本通世界史自命题。如果你在选校上有需求,可以参考一下。

问题四

学生:东北有什么建议考的学校

老师:东北的名校,比如吉林大学、东北师大、辽宁大学等。关键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情况,是想考统考还是自命题?打算去什么层次的院校?是否有喜欢的专业领域。

问题五

学生:23考研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师:把教材吃透一边细读一边也做好笔记。这是最核心的、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问题六

学生:大一就备考考研可以吗?

老师:大一大二,甚至大三上学期这两年半的时间没有必要朝着考研这个方向去过分用功。因为把这个战线拉得太长了,如果一开始就备考,后续会疲惫的。可以在这段时间夯实基础,广泛地阅读跟历史相关的书籍。培养起对历史学的一兴趣。后续复习才有充实动力。有一个诀窍是,前期尽可能地读一些偏通史性的书籍。而不是读过分的、琐碎的专题化的书籍。

问题七

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经常会看完书以后啥也记不住,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或者说基础阶段该把书至少看几遍?

老师:这种情况就需要做一个笔记及上述所讲。基础阶段将教材看三遍左右。

问题八

学生:考研报学校方面,请老师推荐一下美国史比较好的学校,最好是313

老师:我建议你自己来查美国史哪些学校比较好,而且还是统考的。查询有两个步骤,首先查统考的院校,其次查找美国史比较好的学校,总结院校的梯度和层次,再根据自己的实力进一步选择。

问题九

学生: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

老师:从工作角度而言,专硕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准确术语,它跟学术的区别是,专硕会发教师资格证,学硕需要自己去考。而在找工作的时候,截止到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必然的一个区别;从考试角度而言,学硕就是考历史学的专业知识,而专硕还需考教育学。

历史学方面的专硕考研和历史学研相比会不会特别难?我认为,它虽然考教育学,也考历史学,但它的深度普遍的都是一片的,所以说这个难度上整体而言也没有太大。考学硕还是专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还需强调的是调剂,在调剂的时候,一般而言,学硕可以调专硕,但是专硕一般不能够调学硕。如在调剂的时候一定要打电话,跟那个目标院校问清楚,偶尔会有例外的。

问题十

学生:历史学能不能调剂到考古或者文博?

老师:可以的,极少数情况下,这个考古文博也可以调到历史学的,以往有这种成功调剂的先例的,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的,因为这个跟每个学校具体的一个规定有关的。

问题十一

学生:我是一名汉语言文学的大三的学生,请问历史文献学的需要具备的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文学文献学的主要的选择区别在哪里?老师对文献文献专业的前景和整体现状有什么看法?

老师:历史文献学是历史学里面的一个更专门的方向。如果要考历史文献学,首先它是否是中国史下面的一个领域或分支,如果是,则可按照考中国史。初试可能是统一的,至少学校里所有的方向都是统一的。那么它的区别主要是复试,所以如果想在历史文献的复试中脱颖而出,需要准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多翻阅历史文献教材的一些相关的研究。

问题十二

学生:请问查询比较可靠的考研信息那些途径的,需要关注考研信息是哪些内容?

老师:考研信息是分两种,第一种是资讯类。另外一种是对于具体院校的了解和分析。途径最好是三本一本通——历史学统考一本通,中国史自主命一本通,世界史自主命题一本通。

问题十三

学生:作为跨考生,考研老师会不会看中原来的学校和本科期间的比赛论文?

老师:大多数院校不会歧视一个跨考生或二本院校的。如果有人确实感到它被歧视了,那绝对不是因为跨省,或是学校出身不好,而是因为水平不够。他的阅读功底太浅太差,老师歧视的是这个层面去,不是其他的层面。

问题十四

学生:专题复习时除了按朝代时间线进行专题复习,是否需要进行具体领域的专题复习?

老师:是的,刚才我讲了三个阶段和复习方法,第一个阶段就是线索梳理法,把教材的每一个章节,总结线索。第二个阶段是巩固阶段的专题复习法。第三个阶段是冲刺阶段的要点梳理法。在第二个阶段,巩固阶段,就是特别需要总结某一项专题。通过专题把整个中国古代史系统地梳理了一遍,即从专题的角度,总结复习一遍整个中国古代史。

问题十五

学生:请问跨考生应该如何准备?虽然从小对历史很感兴趣,基础也较好,不是本科出身的,没有优势,论文翻阅的不是很多。

老师:跨考生和科班生相比,我的回答是,科班生一定优势和基础,很显然作为一个跨考生自然有劣势,但是绝对不要把这种优劣对比绝对化。关键是复习方法是不是合理的,其次是不是足够的用心。

但在复试的时候怎么办?那就是需要你平时有广泛的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最好能找到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或一个具体的领域,比如魏晋南北朝史或英国史,而不是笼统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等。在这个领域里广泛的阅读,到复试的时候,集中介绍这个领域读过的书,展示一下自己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思考和功底。